中國大陸今(2023)年10月18日公布第3季經濟成長達4.9%,累計前三季經濟成長率為5.2%,並預估在去年第4季基期較低的基礎上,今年第4季可望成長達4.4%,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之經建目標。當前中國大陸第3季經濟成長優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下,本文將進一步分析中國大陸2024年經濟展望與挑戰。
由於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動能挹注,中國大陸2023年初整體的消費成長力道強勁,餐飲消費成長均有10%以上成長。然而消費市場恢復態勢雖快,但民眾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在全球經濟尚未復甦之下,2023年6月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迅速從十位數成長降至個位數成長,內需消費動能勁道及持續力仍有待觀察。所幸中秋加十一長假的旅遊人潮大幅成長71.3%,使得旅遊收入大幅成長129.5%,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表示人潮及旅遊收入均高於2019年疫情前之水準,顯示大陸旅遊消費出現復甦跡象,並進而帶動2023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5.5%,累計前3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6.8%,其中商品零售成長5.5%、餐飲消費成長18.7%。總計中國大陸2023年第3季消費支出對GDP成長貢獻高達94.8%,拉抬第3季GDP成長4.6個百分點;累計前3季消費支出對GDP成長貢獻達83.2%,拉抬前3季GDP成長4.4個百分點,可看出內需消費對於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之貢獻卓著。
展望明年,各預測機構均預測中國大陸2024年經濟成長將低於2023年,並逐步調降預測,如2023年9月世界銀行將中國大陸2024年經濟成長率從4.8%將至4.4%、OECD則從5.1%降至4.6%等,而國際貨幣基金(IMF)於10月18日發布之最新預測,雖然表示中國大陸2023年經濟成長可達5%目標成長率,然已指出2024年恐因房地產下行壓力及復甦力道減弱,進一步調降2024年經濟成長至4.2%。
中國大陸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自2023年1月起連續走升4個月後,5月開始便轉為持續下降迄今,雖有認房不認貸激勵房市作為,前9月辦公及商業用房產銷售額仍呈現約1成5跌幅,同期間住宅銷售額衰退6.3%,房屋待售面積增幅仍達18.3%,顯示中國大陸房地產去化調整結構仍需一段時間。
有鑑於中國大陸房地產調結構與地方政府財政息息相關,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0月24日決議增發1兆人民幣國債,全數轉移支付方式撥給各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可提前使用2024年舉債額度的60%,並運用在災後重建與防災防洪工程等八大領域,中央增債的同時亦限縮高風險省市增債,國務院規定天津、重慶、遼寧、吉林、貴州、雲南等高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成長速度須小於該省企業貸款的平均成長率,且僅能貸款給國務院核准的重大項目與重點領域項目,除支應債務利息之外,以限制資金用途方式降低地方債務持續擴大之風險。
除了房市連動地方政府財政調整結構須有陣痛期之外,2024年中國大陸經濟維穩成長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外資信心。2023年前9月中國大陸固定資產投資金額達37.5兆人民幣,雖成長3.1%,然而主要原因在於國營企業投資成長7.4%所致,同期間民間投資仍衰退0.6%,顯示民間投資不振。此外,外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雖成長1.7%,港澳臺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衰退2.6%,在當前俄烏戰爭及以巴戰爭尚未結束、全球處於高利率環境、世界需求不振下,全球跨國投資意願欲振乏力,如何在美「中」競爭下留住外資並進而提高外資進駐誘因,恐為中國大陸維持經濟成長目標的當務之急。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2024年經濟成長預估可達4%至4.5%,仍為全球主要經濟成長動能之一,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大陸刻正面臨疫後經濟結構調整時期。繼內需消費成為2023年經濟維穩之關鍵因素後,中長期房地產市場及地方財政環環相扣的積弊尚需一段時日進行調整,而中國大陸國務院提出《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期望能穩定市場、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是否因而穩定外資,將是未來觀測 國大陸中長期經濟成長的重要指標之一。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 譚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