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供無償軍事援助菲律賓之戰略意圖

發佈日期:2023-11-08

中共近期在具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海域採取的灰色衝突手段,讓各方感到不安。今(2023)年1022日,中共海警局船艦在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周邊海域攔阻菲律賓運補擱淺於仁愛礁的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任務時,發生中共民兵船「瓊三沙漁00003號」擦撞菲律賓海巡隊巡邏艇「卡布拉」(BRP Cabra)號左舷的事件。對此,日本外務省於翌日發表聲明,對中共升高區域緊張的危險行徑表示憂慮,強烈反對任何一方在南海憑仗力量改變現狀的嘗試或者是升高緊張行為,並表示將繼續與「東協」國家以及美國等國際社會合作,以確保自由開放的和平海洋。值此之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菲律賓,並且宣布無償提供軍事裝備給菲國,即不難想像日本拉攏菲律賓共同抗中的戰略意圖。

 日本為強化與「東協」國家的防衛合作,曾於20161116日在寮國首都永珍召開第二回日本與「東協」國防部長會議,提出日本對東協國家的防衛合作指針「永珍願景:日本『東協』防衛合作倡議」,2017年以降日本自衛隊透過由直升機航母「出雲號」或「加賀號」領軍的「印度太平洋方面派遣訓練」(Indo-Pacific Deployment, IPD)部隊,在印太海域進行長期訓練與敦睦訪問,藉此與沿岸友好國家進行海軍演訓的同時,也著眼於增強日本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感。例如,今年由日本海軍「加賀號」領軍的IPD部隊,於824日與菲律賓、美國、澳洲等國海空軍部隊在馬尼拉周邊海空域實施演訓,翌日即進入馬尼拉港停泊至831日進行敦睦訪問。其次,日本海上自衛隊亦派遣護衛艦「曙號」,參與美國與菲律賓於102~13日在呂宋島東南海域舉行的海軍演訓。

113-5日,日相岸田赴菲律賓與馬來西亞訪問,分別與菲國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馬國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舉行會談。根據日本外務省官網表示,岸田此次訪問的目的,在於與菲、馬兩國領導人確認維護與強化以法治為基礎的自由開放國際秩序,以及為即將年底在東京召開、紀念日本與「東協」(ASEAN)友好合作50週年特別峰會的熱身。由於馬來西亞向來的對中共政策是「交往」(engagement)大於「制衡」(balancing)安華於去年11月執政後,除了今年3月下旬以中共為其出訪區域外國家的首站之外,再度於9月訪中之際,在與中共總理李強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要發表任何與南海共同開發有關的言論」,不難想像馬國配合日本在南海抗「中」的可能性。

岸田內閣於去年1216日公布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表明,為防範危機於未然,日本將採取「與同盟國以及有志一同的友好國家合作」、「積極營造和平與穩定的國際環境,加強自由開放國際秩序的措施」。今年45日,岸田內閣據此頒布「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援助(OSA: Official Security Assistance)實施方針」,將菲律賓、馬來西亞、孟加拉、斐濟等4國列為2023年度OSA對象國(總預算為20億日圓)。岸田內閣編列2024年度50億日圓預算時,將菲律賓、越南、印尼、吉布地、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蒙古等6國列為OSA對象國,除了蒙古之外,其餘5國都是位於日本海洋運輸線的要衝,而菲律賓更是二度入選,凸顯出日本重視菲律賓在海洋運輸線安全的戰略價值。事實上,菲律賓於20208月與日本簽署總價110億日圓的4座警戒管制雷達採購契約,成為日本於2014年制定「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後首次成功軍售的案例,再加上日本提供無償軍事裝備援助,更凸顯菲律賓在日本海洋運輸輸線安全上所扮演的角色。

岸田於今年113日晚間與小馬可仕會談時,表明將無償提供菲律賓總價6億日圓的沿岸監視雷達系統,以協助菲律賓海軍提升「海洋領域監測」(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MDA)能力,今後日方將持續透過提供包括雷達在內的防衛裝備品與技術合作,或者是其他有助於菲律賓提升海洋安全保障能力的援助。其次,雙方同意啟動為締結「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RAA)的磋商,俾便兩國部隊進行互訪與演訓,並且將落實包括雙方「國防與外交部長聯席會議」(泛稱:2+2」會議)機制在內的安全防衛領域磋商,以及推進與美國的三邊合作。更值得重視的是,日菲兩國領袖共同表明,不能容忍憑仗力量或威脅片面變更現狀的嘗試,並且對於東海與南海情勢同感深刻的憂慮。此外,菲律賓國會邀請岸田於4日上午在國會發表政策演說,這是戰後日本首相首度在菲律賓國會演說的殊榮,彰顯菲律賓重視與日本的戰略夥伴關係。

事實上,日菲兩國於去年49日,首次在東京首度召開2+2」會議時,雙方即對東海與南海情勢感到深刻的憂慮,為強化兩軍共同演訓的便利性,將開始檢討締結RAA以及物品勞務相互提供協定的可能性。今年29日,在小馬可仕訪問東京期間,日本防衛省與菲律賓國防部締結「自衛隊在菲律賓人道援助與災害救助(HA/DR)協定」(Terms of Reference,TOR),為今後雙方締結RAA奠定良好基礎。除了美國之外,日本迄今僅與被視為準同盟國的英國、澳洲締結RAA,今後日菲RAA如果順利締結,菲律賓將是第三個被視為日本準同盟國的國家。日菲兩國繼今年61日與美國、澳洲,在新加坡召開首次四方國防部長會議後,於同月16日在東京召開日菲美三方國家安全顧問會議上,三方同意今後將定期召開東海與南海情勢的會議、在菲律賓南海領域內定期實施大規模聯合訓練、檢討在東海實施聯合演訓的可能性。96日,日菲美三國領袖(美國由副總統賀錦麗出席)利用在雅加達東亞峰會場邊上召開懇談會,針對南海情勢交換意見,並再度確認三方合作對應憑仗力量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以及今後將以各種形式進一步強化三方合作。誠如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主任波林Gregory B. Poling),在題為「建構美日菲三位一體」(Building a U.S.-Japan-Philippines Triad)論文中所言,「如果日菲兩國沒有強而有力的防衛合作,就沒有可行的戰略足以對抗中共在東海和南海的非法活動」,岸田首開無償軍援菲律賓先例的戰略意圖,在於協助菲律賓在南海強化抗「中」能力,以確保日本海洋運輸線的安全,以及造成中共在東海與南海兩面受敵而備多力分,降低在東海對日本的戰略擠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林賢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