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今 (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美「中」元首會晤,同時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13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受邀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亞洲協會、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美國商會等美國友「中」團體聯合歡迎宴會。宴會開始前,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社會各界代表,以及飛虎隊和史迪威將軍後人、福建福州鼓嶺緣、愛荷華州、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友「中」人士代表,上述人士雖均係地方與民間社會交往對象,既非主權性質,亦不代表國家,然若國家間正式外交關係出現問題時,該等「次國家級外交」(Subnational diplomacy)仍可持續推動,甚至可能影響彼此外交政策與長期利害關係。習近平以中共領導人身分,藉此宴會前從事「次國家級外交」,其相關話術與外交動向,不僅引起識者關注,更意在凸顯美「中」雙方關係主體性,而非亞太經合會配套活動。
習近平在聯合歡迎宴會,不僅道出近期所會見「次國家級外交」對象:「世界走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後,我在北京見了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博士、比爾·蓋茨(Bill Gates)先生,也見了舒默(Chuck Schumer, 參議院民主黨多數黨領袖)先生和其他幾位參議員,還有紐森(Gavin C. Newson)州長(15日晚宴前贈送習近平金州勇士隊球衣)。我對他們講,『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歡迎更多美國各界人士到中國去」。並回憶道:「1901年間美國人加德納(Milton Gardner)隨父母來到福州生活,1911年舉家遷回美國。加德納一直想要再回福州探訪,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願,1992年任福州市委書記時,邀請加德納夫人訪問福州鼓嶺,幫助她實現丈夫遺願,後續不僅組建『鼓嶺之友』,今年6月28日還在福州舉辦「2023『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再次證明『中』美兩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概括看來,「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將成為中共「次國家級外交」話術,正如習近平在舊金山聯合歡迎宴所指:「我也發現,兩國雖然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人民都善良友好、勤勞務實,都愛祖國、愛家庭、愛生活,都對彼此抱有好感和興趣。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匯流,讓寬廣太平洋不再是天塹;正是人民的雙向奔赴,讓『中』美關係一次次從低谷重回正道。我相信,『中』美關係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會再被關上。兩國人民友好事業一經開啟,就不會半途而廢。人民友誼之樹已經長大,一定能經風歷雨」。
今年10月23日美國加州州長紐森赴大陸訪問,由於紐森係民主黨政治新星,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紐森訪陸期間,不僅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會面,也獲國家副主席韓正接見,並安排會見習近平,本(11)月15日紐森再度與習近平在舊金山互動,顯然紐森政治影響力不同於一般。可見,中共「次國家級外交」也投射著其總體國家利益與外交戰略,短期內旨在透過與美國地方官員交往,企圖向美聯邦政府施壓,長期來講,冀對未來美國國家領導人做好政治培養與友「中」投注。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兼任副教授 黃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