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政治報告明確「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的要求。2022年12月起,中國大陸各省、直轄市,依「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按行政區劃級別,在「人民防空辦公室」基礎上改制設立「國防動員辦公室」,並高調舉行揭牌儀式,引起各國猜測改制動機。
2022年11月15日,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即著手推動「國防和軍隊深化改革」工作。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2013年11月9日至12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2015年11月「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國防動員是實現軍民結合的重要形式,是把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的戰略工程,是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基礎工作,而體制機制是確保國防動員融合發展的組織制度保證。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政治報告明確「完善國防動員體系」的戰略要求。中共「十九大四中全會」(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2021年10月19日,「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盛斌針對「關於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期間暫時調整適用相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說明指出,暫時調整適用的主要內容為:「堅持黨全面領導、政府抓建、軍隊使用的原則,完善國防動員領導管理體制,依法釐清各系統國防動員職責,調整人民武裝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戰備、國防教育職能配置。優化機構設置,完善國防動員委員會設置,調整設立國防動員委員會辦事機構。貫通指揮運用的軍地協調鏈路。結合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統籌推進完善國防動員政策制度」。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的要求。
1994年1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主管全國國防動員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依業務納編各部、委。國務院總理擔任主任委員、主管作戰的「軍委」副主席擔任副主任委員、「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擔任秘書長。下設綜合辦公室、交通戰備辦公室、經濟動員辦公室、科技動員辦公室、人民防空辦公室、人民武裝辦公室、信息動員辦公室、政治動員辦公室。中共國防動員區分:武裝力量動員、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動員、裝備動員、科技動員、信息動員等。其中「經濟動員、交通動員、裝備動員、科技動員、信息動員」等統稱為國民經濟動員。2016年1月初,「軍委」國防動員部正式成立,負責指導省軍區、軍分區、縣人民武裝部建設工作,下轄政治工作局、動員徵集局、民兵預備役局、人防局、邊防局。
依據我國現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動員準備方案計有:1.精神動員準備方案:由教育部主管;2.人力動員準備方案:由內政部主管;3.物資經濟動員準備方案:由經濟部主管;4.財力動員準備方案:由財政部主管;5.交通動員準備方案:由交通部主管;6.衛生動員準備方案:由衛生福利部主管;7.科技動員準備方案:由科技部主管;8.軍事動員準備方案:由國防部主管。其中1至7項為行政動員、第8項則為軍事動員。軍事動員又區分軍隊動員及物力動員:軍隊動員:主在充實軍事人力需求,藉「編實動員」、「擴编動員」、「戰耗補充」與「軍事勤務動員」等方式充實需求,以支援軍事作戰與災害防救。物力動員:以滿足國土防衛作戰所需物力為原則,於平時完成物力動員計畫整備及後續物力動員作業編组,俾利戰時迅速動員徵購徵用,以支援軍事作戰;而自徵購徵用令生效後各種輸具依規範時間內完成報到。換言之,我國與中共的動員準備方案相似,國家根據國防需要,讓社會各領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或緊急狀態,協調和配置資源,構成應對戰爭或緊急狀態整體力量。
中國大陸各省(市)依「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將省(市)、地級市(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局)」主管的人民防空職責,交通運輸廳(局)主管的交通戰備綜合協調等連人帶編制劃歸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並於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加掛「人民防空辦公室」、「國防動員辦公室」識別牌。國防動員辦公室主任由發展和改革廳(局)長兼任,設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1名,同時兼任人民防空辦公室主任。國防動員辦公室職責,由原來的人防工程擴展至戰時社會運作,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港口、人防工程,均納入渠管理範疇,及涉及軍事設施保護等工作。
綜上所述,中共於各省(市)設立國防動員辦公室,僅是理順動員的起手式。將國防動員綜合協調、建設管理等職責從省軍區系統調整到省(市)政府,從根本上改變國防動員過去由軍事機關專責的局面,統籌推進國防動員、軍事設施保護工作綜合協調、政策法規完善、規劃計畫制訂、執行與督導、人防建設管理等職責,進而提高國防動員和城市防護建設品質,及改變令出多門的現況。易言之,欲窺中共動員改革全部內容,仍有待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中共國防動員法」、「中共人民防空法」、「中共國防交通法」、「中共國防教育法」後,方能窺渠意圖與目的。事實上,中共改制設立「國防動員辦公室」原因有二:一是受俄烏戰爭影響,同時認知到美「中」潛在衝突日增,進而全面推進「備戰」建設。並利用掛牌運作之機,擴大認知作戰宣傳,形塑「備戰打仗」的全國動員建設。二是人防工程是貪腐的溫床,人防工程長期遭盜賣及疏於管理,因此方將人民防空辦公室改制掛牌運作。
(本社特約研究員/楊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