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欲檢視本次事件,首先應回顧1964年後「中」法重大關係,牢記幾個關鍵階段。
法國在戴高樂總統任內,於1964年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認為「中國」是「比歷史更為久遠的存在」,這個說法可謂「每日更顯沈重」。
歷任法國總統時引用這個1964年1月8日法國正式承認中共外交地位記者會上的最初宣言,但之前多數評論明確遵循戴高樂總統宣言內容,敬蔣介石統帥且清楚指出美國在國共內戰時期、驟然抽離對國民黨政府的相關援助。戴高樂總統指出,此軍事潰敗最終導致蔣介石退守臺灣,而他認為「中國」最終會承認蔣介石的地位。當時,戴高樂總統描述中共為「獨裁政權」。
當歷任法國總統自豪法國為國際間首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地位的國家,此並非事實,因為英國在1960年就承認了中共政權,只是英國同時也承認國民黨政權,並維持兩邊代表處地位。
2004年後,「中」法關係發展均依據「全球戰略夥伴關係」。「中」法關係主要的轉折點出現在1994年1月聯合宣言,該宣言改變法國自從天安門事件後迴避與中共實質互動的狀態,除持續迄今的武器禁運外,恢復與中共各面向的合作。反之,法國政府在1992年出售護衛艦及戰機給臺灣政府。儘管如此,法國政府再也未曾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賈克·席哈克總統在接任總統職位後,遵循戴高樂對「中」政策。尼古拉·薩柯吉總統則採取比較貼近實際的做法,也就是同時融合對等態度、但又不全然取信中「中」方對口的模式。法蘭索爾·歐蘭德總統雖赴訪中國大陸3次,卻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對「中」政策也沒有特殊亮點,除在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努力下,似乎成功推動中共參與2015年巴黎峰會的氣候對談。
馬克宏總統在任期初期就承諾每年赴訪「中國」,期望達成下列目標:
—呼應德國的政策。德國總理每年出訪「中國」,主要用意在保護經濟利益,而這同時也讓德國領導人能夠談及中共人權議題,卻不傷害雙方關係。
—嘗試保護法國經濟利益。因法國長期存在對「中」貿易逆差,額度每年高達400億到600億歐元,「中國」儼然成為法國最大貿易逆差對象。
全球疫情顯然遲滯馬克宏每年訪問「中國」的規劃,在本次出訪前,他曾2度赴訪中國大陸,而最後一次與習近平會面是在2019年初,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德國總理梅克爾共同與習會面。
2023年4月行程必然妥慎規劃,包括與智庫及歐洲夥伴間多次進行對話交流:
—「歐盟」委員會視「中國」為貿易夥伴、競爭對象、系統性敵方(指雙方政治模式差異),以及原本要訂2021年初實行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2020年12月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時已協定相關條約內容,後來因「中」方制裁部分「歐盟」智庫公開譴責「中國」尤其在新疆的人權問題,而導致暫時終止)。
—不同於德國蕭茲總理,馬克宏總統無意過早訪問「中國」,而選擇在國民會議結束後才出發。
—馬克宏總統也盡力促成此次訪問為歐洲訪團,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萊恩共同出訪,且等待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中」後才實施。
—此次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萊恩必須由「中」方主動提出,最終也確實是由「中」方提出。
在出訪「中國」之前,萊恩主席曾在布魯塞爾進行演講,高度讚揚受到中共制裁的機構,尤其是位在德國柏林的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與亞洲中心具密切關係)。
—萊恩主席以及馬可宏總統的立場存在差異可能早有徵兆,但兩者最初似乎同樣抱持相似,或說較現實、強硬的對「中」態度。最開始的想法並非「重設」而是「恢復」與中共的互動,希望能藉此保護法國企業利益。馬可宏總統從未使用「去風險化中國」這個用詞(意指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區域,應減少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然而,他顯然已經意識到法國的利益存在風險,應謹慎對「中國」領導人表達內容。
—馬克宏出訪前,在總統府的新聞發表會企圖盡可能保持堅定立場,但仍清楚表達法國不會提及敏感議題(人權及臺灣),除非確實列入談話議程。
事情最終有所轉變,個人謹提出下列解釋:
馬克宏總統希望在歐洲內兩位領導人立場保持一致。但依照原本規劃,應該只有一天同時會有歐、法、「中」三位領導人參與共同會議。
馬克宏行程最開始先與法國團體進行會面,這些企業團體在新冠肺炎時期遭受嚴重損失,而馬克宏試著透過擴大這些旅外僑民利益,期能安慰在陸企業主。
此外,他與多位大型企業及中小企業代表會面,也與法國駐「中」企業委員會舉行會議,這些或許成為關鍵的轉折點,因為這些企業團體最可能直接要求馬克宏總統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免危及他們在中國大陸的利益,協助法國企業「去風險」、「緩著陸」。
另一個關鍵點是萊恩主席與「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的會面,後者對「中國」企業環境日益顯現悲觀態度。這可能使「中國」領導人感到不悅,因而降低對萊恩主席的接待規模。或許,馬克宏總統也樂見由其主導法、歐領導人的「聯合出訪」,而且期間法國更居優勢。中共以此為由,視萊恩主席為歐洲「二把手」,逐步降低她的位階,包括未安排與法國總統同乘一部禮賓車,甚至出境「中國」時,並未享有同樣禮遇作法。
最後,要解釋馬克宏總統在飛機上有關臺灣的說法,應考量下列幾個因素:
—這些說法並非正式紀錄,所以很可能有些記者以他們認為「較吸引人」的方式表述,扭曲馬克宏的確切用詞。
—最後,我們也無法排除馬克宏可能認為順從中共可帶來明確利益,因此試著將其政策與美國進行區隔。然而,相較於所謂的戴高樂主義者所抱持立場,仍存在許多差異,包括有關臺灣的態度,以及相較過去,法國已不再享有同樣的企業及經濟地位。此外,馬克宏提及恢復「戰略自主」,法國與歐洲仍需要更多時間,這說法顯示他並未體認到臺灣危機為所有西方領導人帶來的迫切感受。
結論:要修正目前情況確實不易。歐洲再難相信馬克宏的說法只是失誤或者一時口快,且中共將從這新展現的「友誼」中獲利,使法國成為中共國際舞臺上與西方國家爭奪的「人質」。更甚者,法國現在所建立的對「中」依賴,恐怕未能正確理解中共對其所謂「多極世界」的看法,導致法國因馬克宏此行或後續相關承諾,而遭中共「勒索」。
吾人應牢記馬克宏的座右銘「與此同時」,如同其相信世界秩序不應該是全然的黑與白,而法國政治不應單純劃分為左翼或右翼,可謂抱持非常正面的態度。儘管如此,此態度不應妨礙其回到他最初希望建立、所謂的「現實」、「不過度天真」的「中國」政策。
值得慶幸的是,在此次法國總統的拙劣表現後,目前法國社會各界、橫跨多個政治版圖,都對臺灣表達同情態度,希望這將成為一線曙光。
(法國巴黎亞洲中心智庫主席 迪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