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現為中共在歐盟為數不多友邦之一

發佈日期:2024-04-09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特聘教授暨國際事務學院WTO研究中心主任 劉德海)

2019年至2022年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之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去(2023)年12月宣誓就職,重掌波蘭政府,渠支持烏克蘭並希望波蘭重新領導歐洲。圖斯克是否將轉變波蘭傳統對「中」友好政策仍待觀察,但差不多可以肯定此項新發展將使匈牙利在歐盟獨樹一幟,幾乎係唯一仍與中共及俄國保持友好關係之國家。本文將比較近年來中共與匈牙利及波蘭之經濟關係,以解釋為何波蘭與匈牙利現在可能對中共採取不同做法。

鑒於其在亞歐間之戰略位置以及中共帶路倡議,波蘭與匈牙利近年來已近似兩大洲間介面國家。在中歐4國維西格勒集團(Visegrad Group)中,兩國積極回應中共帶路倡議,另外兩國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則相對反應冷淡。匈牙利係繼波蘭後第二個由中歐班列直接服務之中東歐國家,而匈牙利為第一個與中共簽署政府間合作文件建設「一帶一路」之歐洲國家。

至少有兩個事實可以解釋為何波蘭在圖斯克就任總理後可能將轉而採取更強硬之對「中」政策。首先,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波蘭與匈牙利無疑均主要由經濟角度看待中共,而非基於安全考量或政治利益。20002019年間中共在波蘭之外國直接投資交易累計總值僅14億歐元,而同時期匈牙利自中共獲得之投資達50億美元。

其次,近期發展亦顯示中共重視匈牙利在歐盟之獨特地位。中共外長王毅宣佈今(2024)年3月起給予包括匈牙利在內之6個歐洲國家免簽證地位,但不包括波蘭。給予對中共友好之歐盟國家單方面免簽證待遇,顯示中共重視改善與區域關係,期望6國給予互惠待遇。對中共而言,此措施更重要目的為使西方透過第一手經驗而非新聞報導或道聽途說來了解中共。

更深入探索則發現這並非偶然,而係「中」匈國家利益與政策導向協同作用。習近平20139月訪問哈薩克期間於納扎爾巴耶夫大學(Nazarbayev University)發表演講,啟動帶路倡議,此係以高速鐵路為基礎之「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起源。習近平建議中共與中亞合作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為將中共、中亞、俄國及歐洲(波羅的海)結合,透過中亞與印度洋,連接中共與波斯灣及地中海。

就匈牙利而言,該國希望凸顯其中歐貨運列車陸路運輸中心之角色,以進一步推動與中共全面合作,涵蓋現代貿易、物流及電子商務領域。過去10年來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領導之匈牙利政府深化與中共關係,匈牙利參與連結中共與中東歐之「16+1」合作模式及帶路倡議,為「中」匈關係密切之明顯例證。匈牙利與東方強化商業及政治關係背後之理由在於被稱為「東方開放」(Keleti Nyitás)之特別政策,奧班與其領導之青年民主黨(Fidesz2010年大選獲勝後首度宣布,旨在降低匈牙利對西方國家之依賴,並將該國重新導向至東方,以期獲得投資與貸款。因此,匈牙利得以利用與中共之雙邊經濟合作,成為亞歐運輸、物流及製造中心。中共在匈牙利之主要專案為布達佩斯-貝爾格勒(Belgrade)鐵路,由中共貸款提供資金,係帶路倡議在歐洲最重要之計畫。目前連接中歐及南歐之鐵路幾乎均為東西向,最缺乏者為南北鐵路。換言之,布達佩斯-貝爾格勒鐵路對歐洲經濟整合與運輸之最大貢獻為區域第一條南北鐵路。

除交通發展策略趨於一致,「中」匈之經濟發展及外貿政策亦相輔相成。中共產能過剩、國內電動車市場飽和且競爭激烈,進一步推動其出口與資本外流,而匈牙利則尋求吸收外國資本並轉型為製造中心,在此背景下雙方出現另一個互惠之政策介面。

依據匈牙利央行公布資料,匈牙利去年吸引之外國直接投資(FDI)略高於130億歐元,係202265億歐元紀錄之2倍,創造破紀錄之19,000個就業機會。中共為該年匈牙利最大外國投資者,第二大投資人團體則為匈牙利企業。匈牙利投資紀錄顯然使其成為以電動車產業定義之全球經濟新時代贏家,匈牙利亦將擁有世界第二大電動車電池製造能力,使其成為全球領導者及歐洲綠色汽車產業龍頭。中國大陸電池製造商宣稱過去一年對匈牙利工廠投資逾109億美元。大陸電動車電池製造商湧向匈牙利,受到該國接觸歐洲汽車製造商之管道、政府補貼以及與中共良好關係所吸引。大陸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即為明顯例子,該公司20174月於匈牙利北部城市柯馬倫(Komarom)開設其第一家歐洲電動巴士工廠,投資額為2,000萬歐元(2,130萬美元)。比亞迪其後選擇匈牙利南部城市賽格德(Szeged),去年12月建立匈牙利第六家汽車工廠。這家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正建造新工廠擴大市場,並將在匈牙利建立其第一家歐洲新能源客車工廠。

此外,近年來由全球電池市場領導者、大陸電池巨擘「寧德時代」帶領之大陸旗艦投資計畫,在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Debrecen)南部工業園區建設歐洲最大之鋰離子廠,供應賓士、BMW及福斯汽車。此耗資73億歐元(76億美元)之電池廠計畫於20228月宣布,將於2025年開始營運,每年可為超過100萬輛新車提供動力。匈牙利政府將為「寧德時代」工廠提供高達8.6億美元之基礎設施及稅收優惠。另「億緯鋰能」與德布勒森政府之子公司簽署土地購買協定,為該工廠生產圓柱形動力電池。「億緯鋰能」投資4,000億匈牙利幣富林(forint, 11.8億美元),將創造1,000多個就業機會。

綜上所述,中共由亞歐未來宏觀經濟願景之角度看待匈牙利。匈牙利及中共未來經貿合作機會前景看好,主要原因有三:地緣政治因素、科技突破以及「中」匈因利益趨同而政策趨同。事實上,地緣政治與經濟因素一直存在於亞歐經貿互動,古絲綢之路即為明證,後來由於政治因素而切斷。如今高鐵技術突破及中共積極之帶路倡議振興亞歐經貿互動,並將繼續成長。事實上,中共與匈牙利更緊密之經濟關係為當前及未來亞歐經濟關係強化甚至整合之先兆與最佳縮影,若美國真的選舉川普為下任總統,將成為此趨勢之加速器,因川普強烈之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傾向將加劇美國與支持全球化及自由貿易之中共及歐洲政經衝突,導致「中」歐強化雙邊經貿關係。因此不能排除歐洲議會未來通過「中」歐投資協定之可能性。當然,歐洲對中共貿易入侵之擔憂,如電動車及跨境電子商務,可能仍將為制約因素。

(摘譯 Cindy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