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陳育正)
中共、俄羅斯和伊朗海軍從今年3月11日至15日在阿曼灣附近海域舉行名為「安全紐帶-2024」演習,也是三國繼2019年、2022年、2023年之後第四次舉行海上聯演。「安全紐帶-2024」主要是聚焦於反海盜和搜救等議題,目的在「共創和平與安全」,與中共媒體對過去幾次演習的報導類似,認為「安全紐帶-2024」有助於鑄造「海洋命運共同體」。以下提列幾點觀察。
首先,是演習時機與演習區域具有政治意涵。這次演習是在美國和西方海軍在中東空前存在的背景下進行。除了演習區域在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入口處的阿曼灣與印度洋北部,是波斯灣附近的重要水道,也是全球石油貿易的重要通道,演習範圍覆蓋超過17,000平方公里的水域。這次「中」俄伊三國聯合演習實際是與該區域地緣政治競爭情況有所連結,特別是來自於「以哈衝突」持續在加薩走廊進行,導致伊朗支持的胡塞叛軍對紅海船隻發動攻擊。凸顯中共、俄羅斯與伊朗組成的軍事戰略合作與西方國家處於競爭態勢,尤其此次演習首次邀請來自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哈薩克等國家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增加地緣政治競爭的複雜性。
其次,中共參與演習與過去演練內容並不同。這次演習的船艦達到10多艘,包括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中共海軍的第45批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等,參演規模並不算大。其中,參與的中共海軍船艦包括烏魯木齊號052D型導彈驅逐艦、臨沂號054A型導彈護衛艦,以及東平湖號903A型綜合補給艦。這些軍艦是日前在3月初剛完成亞丁灣護航編隊任務輪換,是共軍歷年來派遣的第45批海軍護航特遣隊。事實上,若從演習科目可以發現主要是進行改善貿易安全、對抗海盜、加強人道主義和救援任務的協調。其中,海上階段的演習於3月12日至13日進行,包括對海上目標的實彈射擊及模擬武裝救援被劫持的商船,三國的海軍組成混合任務小組。
這與過去演習不同之處在於以往演習中有包括反恐演練,可能是為了避免引起對中共海軍在附近紅海地區活動關聯。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在今年2 月記者會表示,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進行「常規護航行動」,其部署與當前地區情況「無關」,也就是中共有意穩定區域和平穩定,但是不與西方國家共同組成紅海的多邊海軍聯盟,反而以中共、俄羅斯,以及伊朗三國的戰略合作才符合整體利益。檢視共軍軍事理論的文章就強調「軍隊必須服從政治、堅持從政治高度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因此,考量整體區域局勢,若採取反恐科目或加入紅海多邊海軍聯盟,與俄羅斯、伊朗在區域的整體戰略利益就不一致,這也使得共軍針對「安全紐帶-2024」演習的內容與立場特別謹慎。
雖然「安全紐帶-2024」演習被視為一次展現「中」俄伊三國軍事合作的演習,但其實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共軍隊在演習過程的侷限性,並且缺乏有關反恐演練,反映中共軍隊謹慎地考量整體區域的安全情勢,不願意與美國等西方陣營站在一起,反觀這樣更凸顯聯合演習的象徵意義。整體來看,中共參與這次演習牽涉更多的地緣政治角力,區域競爭態勢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