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總理第三任期下的「中」印關係展望

發佈日期:2024-06-26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印度中心副主任 方天賜)

印度在今年4-6月間舉行國會人民院的議員投票,64日進行統一計票,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及聯盟黨派獲勝,莫迪也成為繼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之後,第二位連續三屆擔任印度總理的政治領袖,建立其歷史地位。但此次大選結果對莫迪和執政黨而言,只能算是慘勝。因為執政黨席次不僅較上屆銳減,也無法在國會中單獨過半,故需要籌組聯合政府。這對莫迪第三任的施政,自然會有所影響。不過,因為國防、外交部長都獲得續任,所以短期內將維持原先的外交方針。

回顧近期印度外交作為,呈現出「臺前風光、後院失火、芒刺在背」的現象。印度在國際大舞臺上,包括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強化戰略夥伴關係、舉辦 G20、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應邀參加G7等都受到關注。印度也積極獲取國際地緣紅利,不追隨西方制裁俄羅斯,反倒向後者購買大量廉價原油。

但印度的南亞後院卻有「失火」的跡象。人口50萬的馬爾地夫高舉「印度退出」(India Out)政策,迫使印度撤出軍事人員。馬爾地夫轉向與中共簽署軍事合作協議。斯里蘭卡則不顧債務陷阱的批評,在去年11月底批准陸企「中石化」(Sino Pec)在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 Port)建造總值45億美金的煉油設備。尼泊爾則在印度大選期間推出以尼國地圖為圖樣的新版鈔票,並將印度也宣稱擁有主權的地區納入。上述這些南亞小國之所以敢如此「不聽話」,並認為是中共在背後撐腰。事實上,中共軍事代表團就在3月間走訪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尼泊爾三國。

「中」印關係自2020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流血衝突後降至低點。雙方雖然已經歷經21輪的軍長級談判,但仍在爭議地區陳兵5-6萬名部隊相互對峙,讓印度感覺「芒刺在背」。「中」印雙方對於解決邊界問題的急迫性不一。印度希望早日完成撤軍,以恢復邊界的和平與安寧,解決邊界的安全威脅。「中」方則認為不必要讓邊界問題影響到全局,可以邊談邊界問題、邊發展關係。但印方則堅持沒有解決邊界對峙問題之前,就不可能有正常的雙邊關係。印度外長蘇杰生便曾公開表示,「印度與全球主要大國關係良好,只有中共是例外」。可見中共已成為印度最大的戰略威脅。

為了逼迫中共在談判上讓步,印度採取的談判策略是擴大打擊面,包括對「中」資查帳、停發中共記者駐印度簽證、拒絕雙方恢復直航等方式,藉此對中共施壓。中共則對印度採取「戰略耐心」策略。一方面以持續談判作為羈縻手段,另一方面則不輕易妥協。這是因為「中」方對於解決邊界問題沒有信心,認為現狀也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但「中」方也無意升高衝突,以避免美國藉機與印度結盟對抗中共,所以採取以拖待變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雙方日後順利達成西段爭議地區的撤軍,並不意味雙方關係就此一帆風順。雙方仍有西藏、巴基斯坦、喀什米爾、聯合國安理會席次、「中」印貿易逆差等問題。「臺灣牌」也在近日浮上檯面,莫迪總理在社群媒體X上回覆賴清德總統的祝賀,讓北京極為不悅。習近平拒絕如同上次選舉向莫迪發出勝選賀電。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宣稱,「中」方已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印方需遵守以往的承諾,並警惕及抵制臺灣當局的政治圖謀。這些作為跟言論,也進一步激化印度社會的反彈情緒。目前學界對於「中」印關係的前景大多不表樂觀。「『中』印是天然盟友」、「『中』印大同」(Chindia)、「龍象共舞」等以往出現過的樂觀論述都已經打入冷宮,轉由民族主義情緒主導。

雙方都是崛起的大國,但用零和心態看待對方在國際上的發展。中共不願意支持印度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次,印度則抵制「一帶一路」。雙方關係受限於結構性的威脅認知和不信任。為了平衡中共的挑戰和壓力,印度可能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大國外交,在不結盟的前提下,深化與美國、日本等主要大國的關係。印度也需要回防南亞周邊地區,反制中共在南亞及印度洋的擴張。但整體而言,兩國除非再度複製2018年的武漢「非正式峰會」模式,讓雙邊領導人進行直接會談,「中」印關係仍是莫迪第三任期難以解決的外交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