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屆「三中全會」《公報》解讀

發佈日期:2024-07-19

(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特約研究員 郭瑞華

    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稱20屆「三中全會」)於今(2024)年7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全會結束,官方即發布《中國共產黨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從中共第11屆中央委員會開始,除了19屆「三中全會」在2月召開,其餘「三中全會」均係在黨大會隔年的912月舉行,如今20屆「三中全會」選在今年7月舉行,與黨大會相隔20個月,成為中共改革開放後最遲召開的「三中全會」。本次會議最重要的議程,就是審議《決定》討論稿及處理人事案。由於《決定》與「習近平關於《決定》的說明」須待另日公布,因此本文僅就《公報》內容進行解讀。

    《公報》指出,本次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到2029年中共建政80週年時,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中共企圖以5年完成這一輪改革,顯然時間相當緊迫,似乎也意味著習近平將在2027年中共「二十一時,續任中央總書記。

    《公報》可以看出,《決定》的改革部署有14大項,包括: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準。顯示《決定》範圍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國安、國防等多個領域,並特別強調黨的領導在改革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比較20屆「三中全會」和201318屆「三中全會」(下稱上次)公報,提到的改革部署,相同點:兩次會議都強調全面深化改革,也都提到完善經濟體制、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法治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等方面,並均特別強調黨的領導在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同點:在措辭和概念的變化方面,上次使用加快、深化等詞,本次更多使用健全、完善等詞,反映出改革進程的不同階段。在經濟改革重點,上次強調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和轉變政府職能,本次則強調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針對城鄉發展,上次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本次則提出城鄉融合發展,顯示概念的演進。有關開放程度,上次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本次則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更高的開放目標。關於民主政治,上次提到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本次則提出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呈現習近平的民主理念發展。在社會治理,上次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本次直接提出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反映出對安全問題的增強重視。這些差異,反映著大陸在過去1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及面對新的內外形勢所作出的戰略調整;現階段的改革部署,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全面開放和國家安全。

    由於新冠疫情後,大陸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外企撤資外移嚴重,民營企業經營困難與企業家信心低迷,不少家庭個人收入減少。因此在會議召開前,外界寄望本次《決定》將針對大陸近年經濟困境提出解方。顯然,上述改革方向主要是宏觀層面的頂層設計,著眼於長期和全面的改革,而不是針對當前經濟問題的短期解決方案,其反映出習近平的戰略思維,傾向於從根本上和系統性地規劃長遠發展,而非僅聚焦於當前的經濟刺激措施。

    有關人事動向,《公報》指,「接受秦剛同志辭職申請,免去秦剛同志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保留了秦剛的黨員資格,顯示其非涉及政治紀律問題,而係因個人私/失德的作風問題遭拔官。另外,前中央軍委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火箭軍前司令員李玉超、火箭軍前參謀長孫金明,則因「嚴重違紀違法」,遭開除黨籍。令人意外地,董軍竟未被增補為中央軍委委員,只能繼續擔任無實權的國防部長。此外,遞補3位中央委員是在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中排名第134位的丁向群、于立軍、于吉紅,排第2位的丁興農則被跳過,由於其曾任中央軍委總裝備部政治部主任,不免讓人引發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