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 林賢參)
美日外交與國防部長聯席會議「美日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泛稱:美日「2+2會議」),於7月28日在東京召開,並且在會後發表共同文件。對此會議,日本媒體報導的焦點,集中在美國為配合日本自衛隊將於2024年度內新編制一元化指揮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也決定在駐日美軍設置擁有作戰指揮權限的「統合軍司令部」(Joint Force Headquarters, JFHQ),雙方將為此設置工作小組進行磋商。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即在會中表示,將駐日美軍升格為統合軍司令部,「乃是駐日美軍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變化,也是美日軍事關係70年來最強力的進展之一」。
依照目前駐日美軍體制,駐日美軍司令僅擁有美軍基地管理權限,作戰指揮權限仍直接隸屬於美軍印太司令部,此次美日雙方同步實施指揮體制的變革,意味著今後雙方在作戰指揮方面將更快速順暢,以及日本面臨戰後以來未曾有過的防衛威脅。從「2+2會議」共同文件內容來看,這些威脅主要包括中共企圖憑仗力量或威壓以改變區域現狀的嘗試,「中」俄兩國軍事合作持續增強,以及中共支援俄羅斯國防產業以協助增強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的續戰能力等。該等威脅已經引起美日同盟與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成為印太區域的最大挑戰,意味著中共威脅乃是美日同盟「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最大動力。
首先,共同文件開宗明義地表明,雙方再度確認實現今年4月10日美日峰會所揭櫫追求同盟現代化發展的新「戰略倡議」(Strategic Initiatives)。該倡議內容除了前述提升指揮管制機制之外,包括檢討日本加入澳英美安全伙伴關係AUKUS的第二支柱「先進能力計畫」(advanced capability projects)、強化以美日同盟為主軸的網絡化區域安全架構、深化國防產業與尖端科技合作、美國將提供裝備與技術以支援日本有效開發與運用反擊能力等。拜登在該次峰會上表示,美日兩軍指揮管制機制的現代化,乃是渠與岸田會談的焦點,同盟現代化有助於提升兩國軍事相互可操作性,並強調:「這是美日同盟開始以來,最重要一次的升級」。誠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2+2會議」開頭所言,本次會議是確認美日峰會所作承諾是否履行的機會。
美日同盟現代化的概念,首度出現在2022年1月7日發表的美日「2+2會議」共同文件。美日兩國經過事前磋商後,於同年10月後各自公布新版國家安全與國防戰略文件,作為同盟現代化的藍圖。2023年1月11日召開的「2+2會議」,則公布實現同盟現代化的五項「願景」(vision),並且經2天後舉行的美日峰會確認。拜登在峰會上,讚揚日本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以及制定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構成美日軍事同盟現代化的基礎,同時峰會共同聲明也讚揚「2+2會議」在「美日同盟現代化方面取得無與倫比的進展」。
事實上,本次「2+2會議」的結果,除了調整兩軍指揮管制機制之外,還有以下值得關注的亮點。首先,美國加速提供「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並協助日本加速研發「距外攻擊飛彈」(Stand-Off Missile),以提升日本的遠距防衛與反擊能力;不僅如此,雙方將透過定期召開的「國防產業合作、採購與保障」(Defens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cquisition, and Sustainment , DICAS)磋商,加強武器裝備(防空飛彈)的共同產製與研發,並促進美國海空軍裝備在日本進行整備維修,以提升美日兩軍的續戰能力。會議當天,雙方簽署日本出售國內生產的「愛國者飛彈」(PAC-3)給美國,以補強美國因支援烏克蘭所衍生的缺口。其次,日本強化西南離島防衛部署,以及美日同盟強化在該地區的聯合演訓等活動,有助於強化同盟在此重要地區的嚇阻與對應能力。第三,為展現美國提供日本「核子傘」保護承諾的可信度,將自2010年以來定期召開的美日實務層級「擴大嚇阻對話」(Extended Deterrence Dialogue, EDD)提升為閣僚級戰略對話,並且在「2+2會議」結束後召開首次對話。第四,建構以美日同盟為主軸,與澳洲、菲律賓、英國、加拿大、印度等多邊安全防衛合作架構,以增強對印太「海洋領域感知」(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MDA)能力。
「2+2會議」召開當天,南韓國防部長申源湜首次訪日,出席睽違15年的日韓國防部長會談,以及美日韓國防部長會談。在日韓雙邊會議上,雙方決定擬定國防部長、高級軍事將領的年度交流計畫,以及重新啟動兩軍「搜索救難共同訓練」(SAREX)。至於美日韓三邊會議,則針對北韓與俄羅斯加強軍事合作的影響、東海與南海等區域情勢進行討論,確認今後將每年定期舉行雙邊與三邊防衛高層政策對話、共享北韓發射飛彈之即時情報;此外,美日韓三方簽署將安全領域合作制度化的備忘錄,以期有組織、有效率地實施聯合演訓。翌日,日美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部長級會議,也在睽違4年後在東京召開,惟會後發表的共同聲明,雖然重申四國合作共建基於國際法支配的「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構想、強力反對片面變更現狀的嘗試,卻以不指名方式批判中共企圖變更南海與東海現狀的嘗試,凸顯QUAD在對中共政策上的侷限性。
本文認為,本次美日「2+2會議」的召開,乃是美日兩國合作因應中共憑仗力量或威壓企圖片面改變區域現狀的最新一環,美日兩國在與時間賽跑似地進行同盟現代化,藉以提升同盟的嚇阻與對應事態能力。美日同盟現代化最重要的意涵,在於日本澈底翻轉堅持多年的「專守防衛」原則,以及美日安保體制下「自衛隊扮演『盾』,美軍扮演『矛』」的防衛分工,在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以及美國協助下,日本自衛隊建構距外攻擊的反擊能力。其次,有鑑於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戰場上,赤裸裸地進行核武恫嚇,以及中共大規模且快速增強核武戰力,美國為確保日本對其「核子傘」的信賴,並提升雙方擴大嚇阻磋商的緊密程度,將「擴大嚇阻對話」提升為「2+2」部長級層次。此外,建構以美日同盟為主軸、結合其他共享價值觀國家的「美日+」多邊防衛合作,也是美日同盟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更是美國結合同盟友邦建構「統合嚇阻」(Integrated Deterrence)戰略的構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