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鄒文豐)
今(2024)年7月下旬,中共連續就國際核武軍控與區域武裝衝突等全球重要事件展開外交行動,分別是22日在日內瓦舉行《不擴散核武條約》第11次審議大會第2次籌備會的同時,發布《中國關於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議的工作文件》與《中國關於無核安保問題的工作文件》,表明中共在核武議題上的立場。
緊接23日又在北京斡旋巴勒斯坦14支派別代表,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隨後,24日則由外長王毅在廣州會見首次訪陸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就俄烏戰事「勸和促談」進行討論,依據中共公布的會談結果,烏方稱高度讚賞「中」方為促進和平、維護國際秩序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並認真研究「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願意準備和俄羅斯開展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對話談判,中共積極扮演「和平締造者」的動向值得關注。
首先,中共外交部軍控司長孫曉波於日內瓦表示,為減少戰略風險,建議美、俄、英、法等5核國應談判締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條約》,或發表相關聲明,「中」方已就此研擬草案,敦請締約國承諾在任何時間、情況下,不先對其他締約國使用核武。
另外,孫曉波也主張國際社會應有「兩超優先」共識,也就是美、俄兩個超強核武國家應率先履行核裁軍責任,大幅、實質削減核武,為其他核武國加入核裁軍進程創造條件,並要求美國摒棄「核共享」與「延伸威懾」的戰略部署,撤回海外核武,放棄發展「全球反導系統」,停止在亞太地區成立陸基中程彈道飛彈部隊。
其次,中共為推進政治解決「以巴問題」,7月21日起首度邀請巴勒斯坦各派系代表於北京展開和解對話,後在王毅與多國使節見證下,由各派系共同簽署《北京宣言》,同意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唯一合法代表的框架下實現民族團結,以建立獨立巴勒斯坦國為目標,並按現行《巴勒斯坦基本法》,組建「臨時民族和解政府」。
中共並提出以「兩國方案」化解「以巴問題」的「三步走」倡議,包括推動加薩儘快實現全面、持久、可持續停火,確保人道援助准入;加薩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部分,加薩戰後治理須秉持「巴人治巴」原則,國際社會應支持巴勒斯坦組建臨時政府,儘快開啟戰後重建;召開國際和會,推進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並著手落實「兩國方案」。
再次,儘管中共未安排庫列巴到訪北京,而是刻意在廣州舉行雙方外長會晤,兩人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甚至中共外交部對庫列巴4天訪程,只發布1則相關新聞稿,隨後庫列巴就轉往香港訪問,明顯反映中共欲在俄烏之間做出區隔的意圖,也就是在「傾俄中立」的立場下,推動有利於俄國的「勸和促談」;不過烏方未對中共公布的會談結果表示異議,中共官媒還為此指出烏方態度出現明確轉變,開始重視「中」方意見,也改變與俄對話條件,烏國是否確實願意接受中共斡旋與俄談判,引發各方揣測。
所謂「中國與巴西共識」有6點,分別是呼籲各方遵守局勢降溫之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原則;各方應為恢復直接對話創造條件;應加大人道主義援助;反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須盡一切可能避免核危機;反對攻擊核電站等和平核設施;反對製造封閉政治或經濟集團,呼籲在能源、貨幣、金融、貿易、糧食及保護油氣管道、海底光纜、電力能源、光纖網路等關鍵設施安全問題上加強國際合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惟此6點共識並未觸及任何俄烏雙方的停戰條件,若烏國係因「認真研究6點共識」而願與俄復談,不知其考量重點為何?
中共積極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舉動,固然是為塑造在國際間愛好和平的形象,並藉此提升對開發中國家、伊斯蘭國家與中東歐國家的信任感和影響力,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共與任何國家往來,均特意強調對方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及「中」方在「臺灣問題」的立場,此與和平論述的包裝連結,並讓國際社會概括接受的後果,恐對臺海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未來中共推進締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條約》、巴勒斯坦臨時政府成立,以及王毅是否將應邀赴訪烏國等,均值跟進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