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對雙邊關係的意涵

發佈日期:2024-09-16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嚴震生)

「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OCAC)2000年成立以來,每3年舉辦一次部長級會議,輪流在北京與一個非洲國家輪流主辦。20002006201220182024由中共負責,2003年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2009年在埃及西奈半島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2015年在南非第一大城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2021年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卡(Dakar)分別舉行。2006年在北京舉行的第3FOCAC會議首次提升為國家領導人的峰會,2015FOCAC1次在非洲舉行峰會,2018及這次2024FOCAC會議,同樣是峰會性質。不知未來是否只要在北京舉行,就一定是峰會性質,因為目前尚未有一個固定的時序。

2006年峰會主題為「友誼、和平、合作、發展」(Friendship, Peac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年主題從重點改成敘述,為「『中』非攜手並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Africa-China Progressing Together: Win-Win Cooperation for Common Development)2018年主題則是「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Win-Win Cooperation and Join Hands to Build a Closer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China and Africa)今年FOCAC峰會的主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共同體」(Join Hands to Advance Modernization and Build a High Level China-Afric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儘管這些峰會的主題都圍繞著合作與發展及增進雙方關係,但仍然可以從用字遣詞中,看出層次上的差異。這屆的主題已談到非洲現代化及高水平的共同體。習近平的開幕致詞中,用6個方面(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明確說明這些願景,顯示中共將協助非洲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排除我國有代表處的索馬利蘭及仍被摩洛哥統治的西撒哈拉,非洲54個國家中,僅有我國在這塊大陸唯一的邦交國史瓦帝尼未獲邀與會。53個非洲國家代表中,共計有37國總統與會,蘇丹的執政團主席政治地位及權力與總統相同,衣索比亞是內閣制、摩洛哥及賴索托皆有王室,總理是最有實權的政府領導人,因此至少超過40國的與會代表為該國政府領導人。烏干達及貝南為總統制,副總統是第2號人物,但在內閣制的模里西斯,副總統排名在總理與總統之下。

維德角、聖多美普林西比為雙首長制,總理地位略遜於總統。不過,埃及、突尼西亞、尼日的總理則是總統的幕僚長。突尼西亞總統大選即將在10月初舉行,因此總理出席理所當然。阿爾及利亞與安哥拉僅派遣外交部長與會,前者同樣是因為總統選舉時間與FOCAC峰會同時,競選連任而無法分身;後者是中共在非洲最大石油進口國,因此總統羅倫佐(João Lorenço)未出席FOCAC高峰會,受到國際媒體的關切,一些甚至炒作兩國關係是否因鐵路興建出現間隙。另外,與習近平有多次會面的埃及總統艾爾西西(Abdul Fattah el-Sisi)也未與會。因此儘管有超過40個國家的最高行政首長出席,冠蓋雲集,但這兩位重量級的非洲政治人物缺席,可謂美中不足。

 

FOCAC成立後見證到許多非洲國家與中共建立「新型夥伴關係」與「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以至於「全面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屬於後者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辛巴威、納米比亞、莫三比克、塞內加爾、和幾內亞,全都是由總統出席FOCAC。另外,在合作協議的7大領域(安全、能源、硬體基礎建設、自然資源、公共關係、軟體基礎建設、及貿易)方面,奈及利亞7項都有,辛巴威6項;南非、蘇丹、及剛果共和國各5項;查德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各有4項。其餘國家則是從03不等,3個領域合作協議的國家包括盧安達、蒲隆地、塞內加爾、布吉納法索、賴比瑞亞、貝南、加彭、及尚比亞。

這些不同領域的合作,與FOCAC過去1/4世紀的組織發展相互契合。FOCAC由部長級開始,除了不定期召開峰會外,其它相關論壇及對話機制紛紛成立,包括「中」非企業家論壇、「中」非青年領導人論壇、「中」非婦女論壇、「中」非智庫論壇、「中」非民間論壇、「中」非經貿合作論壇、「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論壇、「中」非媒體合作論壇、「中」非農業合作論壇、「中」非和平安全論壇、「中」非民營經濟合作論壇、「中」非減貧與發展會議等,讓中共與非洲展開的互動幾乎是全面性質。

習近平在本屆FOCAC峰會開幕式的致詞中,首先就提到中共與非洲共同對抗殖民主義的經驗,指出現代化是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但西方的發展途徑卻造成全球南方國家極大的痛苦。不過,包括中共在內的開發中國家自二戰後,紛紛取得獨立(中國大陸從未被殖民、即使是強權凌辱或是日本曾佔領廣大中國大陸領土,仍不能將1949年的建政解讀為獨立),並致力於糾正歷史的不公不義。這段談話,以及前述與各國協議內容來看,意味中共與非洲的互動,除了過去較為經貿與發展層面的基礎建設投資、能源貿易、及融資援助外,更加注重與非洲在外交、政治、及安全方面的合作關係。

顯然,當華府高舉民主自由大旗、舉辦民主高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時,北京則思考如何強化與包括非洲在內第三世界國家的更緊密結合,帶領全球南方在國際社會中與西方國家抗衡,確保開發中國家的自主與利益。不過,這樣全面性的合作模式,是否會導致非洲人民猜疑其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法國的經驗或許可以做為借鏡。

法國自1973年起就與非洲國家透過非洲與法國國家領導人會議(Conference of Heads of State of Africa and France),進行互動。2021年這個平臺改名為「非洲–法國高峰會」(African-France Summit),但非洲參與者不再是領導人,而是青年人及公民社會的非政府組織人士,其目的就是要擺脫過去僅與官員互動、而忽視非洲人民的形象。在這個新的高峰會之前,才有馬利、查德及幾內亞的政變,隨後又有布吉納法索、尼日、及加彭等前法國殖民地的軍事政變,且政變原因許多來自對政府領導人成為法國恩庇主(patron)的侍從者(clients),僅思配合法國利益、罔顧人民生計的不滿,引發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導致軍事政變,甚至政變後的馬利、布吉納法索、及尼日等國的新領導人要求法國駐軍撤離。

如前所述,FOCAC雖然設有許多與青年、婦女、民間等公民社會對話的論壇,且中共未曾殖民過非洲,沒有殖民主義的包袱及負面形象,但近年來其全面性經營往往被批判為製造「債務陷阱」(debt trap),屬於經濟的殖民主義。北京當然有其說法,特別是不時強調本身屬於開發中國家的行列,與後者有一致的利益。但若長期僅與執政者或社會菁英來往,並且協助各國政府透過監控系統以維持社會秩序知名,打壓異己,是否會因與草根民眾連結不足,引發後者將北京視為其領導人貪腐的共犯集團,這是中共當局必須慎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