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張競)
10月14日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對臺實施「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同日海警亦宣布在臺灣本島以及外島周邊水域開始實施執法巡查,並且進行相關演練課目。當日1800時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演習結束,但海警到目前為止,並未宣布結束在臺灣本島與外島周邊水域所實施之執法巡查作業,顯然係刻意順勢將此等演練轉為常態化作為。
在演習過後,外籍媒體報導聲稱我國安人士透露共軍在前述演習期間內,曾經向內陸發射兩發戰術導彈,並認為此等演練亦屬「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更有跡象顯示,演習同時解放軍「遼寧號」航艦編隊,曾在西太平洋海域與共軍其他艦艇編隊實施對抗操演,期能搭配共軍在臺海所構成「圍點」態勢,演練「打援」作戰構想。
基於前述各項軍事演練動態,再加上本次共軍機艦與海警艦艇同時於臺灣本島及外島周邊海空域出沒,未來更可能保持常態活動,究竟「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兵力序列與指揮架構為何?確實具有探討價值;現謹就各項客觀樣態,解析「聯合利劍-2024B」演習兵力序列如下,祈請各方先進不吝指導。
首先就「遼寧號」航艦編隊與其他解放軍水面艦艇編隊在西太平洋所遂行操演來說,其原始兵力編制與任務納編,就不屬於東部戰區。同時依據其動態分析,與「遼寧號」航艦編隊實施對抗操演之水面艦編隊兵力,早在「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啟動前,就已經分別納入與俄羅斯海軍艦艇聯合巡航演習兵力序列,或是自行進入西太平洋進行演訓活動。
儘管前揭水面艦編隊與「遼寧號」航艦編隊對抗操演,確實是呼應配合「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在臺海周邊活動態勢,但絕無可能納入「聯合利劍-2024B」演習兵力序列;同時「遼寧號」航艦編隊本身亦無可能列入演習編組,直接由東部戰區指導用兵作為。由此可否推估出未來共軍若是對臺動武,其所派遣拒止外軍干預臺海兵力編組,應不可能納入入侵臺灣兵力序列,並由侵臺部隊指揮體系所管控用兵行動,而是由雙方共同上級直接指揮較有可能,對此確實具有後續研究討論價值。
對內向陸上靶場實施導彈試射,循例是由解放軍火箭軍自行管控演訓驗收測試活動,從未搭配任何其他軍種或兵種實施聯合演習。除非在宣布聯合演訓時,特別針對導彈實彈射擊發布航行警告、飛安通告與射擊通報,否則在「聯合利劍-2024B」演習實施向陸對地導彈試射部隊,應非屬該演習所轄兵力序列。國安官員對外籍媒體所透露訊息,並未顯現於國防部記者會中對社會公眾所發布資料,顯然不屬於正式研判結論。
最後談到海警艦艇與共軍艦艇及戰機,同時在臺灣本島與外島周邊海空域現身,在相同作戰空間內,並無任何跡象顯示,雙方曾經進行通信聯繫,更從未共同編隊航行運動,亦未刻意保持區域間隔,更未依據不同時段,分別進入特定海空域活動;基於此等徵候情態,再加上東部戰區宣布演習時,並未明確指出演習兵力曾納入海警艦艇,而海警在臺灣本島與外島周邊巡查執法活動,又是由其自行宣告,因此海警艦艇應當絕無可能係納入「聯合利劍-2024B」演習兵力序列。
基於海警艦艇與共軍艦艇及戰機能在相同作戰空間內,依據各自任務指導進行活動,但在運動過程與任務執行時,未曾顯現出任何矛盾衝突現象,吾人必須認真思考,雙方是否透過動態情報交換通聯,享有共同作戰圖像,並在相同指管通情體系下遂行任務。唯有如此指揮管制架構,才能夠讓不同兵力序列,在相同作戰空間內,不至於產生矛盾衝突甚至誤擊誤判狀況;就此吾人仍需繼續研究掌握其指揮管制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