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破茂政權的課題與挑戰

發佈日期:2024-11-10

(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 李世暉)

    20241027日舉行的第50屆日本眾議院選舉,一如日本媒體在選前所預測,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大敗。自民黨獲得191席,較選前減少56議席;公明黨則是獲得24席,減少8議席。自公聯盟加在一起一共獲得215議席,並未達到眾議院465議席的半數。

    在眾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後,日本各媒體立即進行全國民意調查。各項調查結果均顯示,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出現大幅地下滑。例如,依據共同通信社1028日、29日的調查結果,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為32.1%。相比101日和2日內閣成立時的50.7%,下降了18.6個百分點。產經新聞社和富士新聞網路(FNN)在112日、3日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為43.8%,相比政權成立初期(105日和6日)的53.3%,下降了9.5個百分點。朝日新聞社於112日、3日的民意調查顯示,石破茂內閣的支持率為34%,相較101日和2日的組閣後調查的46%,下跌12個百分點。

而上述調查的結果,不支持率均超過支持率。從戰後日本政治發展歷程來看,內閣成立僅一個多月,不支持率便超過支援率的情況十分罕見。另一方面,全球關注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提名的川普則是擊敗民主黨提名的賀錦麗,當選了美國第47任總統。上述國際政治與日本政治的發展,直接影響日本石破茂政權的未來走向。進一步來看,石破茂內閣面臨了日美關係、日本經濟、日本政治與自民黨內部勢力等四大課題與挑戰。

一、日美關係課題

    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日本國內就充斥一股「如果川普當選」的討論。在相關討論中,日本的政府與企業多認為,川普是日美關係的「不確定因素」。過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透過與川普的私交建立穩固的日美關係,進而讓美國支持日本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戰略。然而,過去與川普並無互動,同時主張「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的石破茂,能否維繫緊密的日美關係?石破茂在日美關係的重要主張,是透過修改日美地位協定有助於強化日美同盟。但在強勢的川普外交風格下,石破茂能否順利推動對美外交,是其外交上的一大挑戰。

二、日本經濟課題

    在石破茂的就職演說(所信表明)中,把擺脫通貨緊縮作為首要任務,並決心實現工資增長超過物價上漲的目標。石破茂主張的經濟政策,與重視成長的「安倍經濟學」不同,強調透過分配來實現經濟的良性迴圈。在經濟成長上軌道之後加強再分配政策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日本經濟在過去「失落的30年」間,有數次經濟呈現復甦跡象時,都因過早緊縮政策而未能讓經濟回到成長的軌道。有鑑於此,石破茂經濟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在經濟完全回到成長軌道之前,能否優先經濟成長而非再分配。這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三、日本政治課題

    在自公聯盟在日本眾議院無法過半的情形下,石破茂選擇與擁有28席的國民民主黨合作。國民民主黨則是傾向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對於加入自公聯盟抱持謹慎的態度。對此,石破茂政權乃積極與國民民主黨就物價上漲對策、調升所得稅基本扣除額等經濟對策進行協商。目前的執政聯盟發展方向,是以自公聯盟為核心,在政策面上選擇與國民民主黨合作,並在國民民主黨的支持下組成新的石破內閣。然而,自民黨內部對於國民民主黨的主張,存在不同的意見。例如,國民民主黨希望所得稅基本扣除額要從原本的103萬日圓,提高至178萬日圓。但自民黨則是擔憂,基本扣除額的提高會使政府損失4兆日圓的稅收。政策理念的差異,將會是自民黨能否持續執政的重大課題。

四、自民黨內部勢力課題

    自民黨雖然宣布解散派閥,但黨內依舊存在具有影響力的各種勢力。眾議院選舉之後,日本自民黨內部的主要勢力出現變化。以眾議院議席的分布來看,唯一沒有解散的麻生派擁有31席,成為自民黨在眾議院最大的勢力。主要勢力中,前茂木派擁有27席,前岸田派擁有26席,前二階派擁有22席;原本黨內最大派閥的安倍派,在眾議院只剩22席。石破茂現有的內閣成員與自民黨要職,主要是以前岸田派、前森山派與中間團體(菅義偉勢力等)為主,麻生派、前茂木派與前安倍派,並未獲得重用。在選舉挫敗的氛圍下,自民黨內部各種勢力出現新的競爭關係;如何協調黨內的各種勢力,也將會是石破茂能否持續維持政權的另一項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