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李沃牆)
今(2024)年由祕魯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於11月16日落幕,21個成員經濟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強化自由貿易與區域連結。同時,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領袖會議上表示,中共將主辦2026年的APEC峰會,期待與各方一起深化亞太合作,造福亞太人民。APEC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貿易合作與投資的論壇,始設於1989年,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其國內生產毛額總量占全世界的60%、貿易量約占世界的47%。美國為1993(布雷克島)、2011(檀香山)、 2023(舊金山)年主辦國,而中共加入後一直積極、深入參與APEC各領域合作,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並於2001(上海)及2014(北京)及2026年擔任主辦國,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早已勝過美方,實不容小覷。
近年來,中共在APEC框架下,積極參與和推動多項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倡議,特別著重經濟發展、貿易暢通和數位經濟等議題。在共同連署提案方面經常與其他成員經濟體聯合提案,特別是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和推動低碳發展等領域。例如在數位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供應鏈韌性等方面,中共積極倡議共同制定標準和規範,促進區域內合作。例如,中共於2014年主辦APEC期間,力推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當時雖遭到美、日反對,希望先完成TPP談判,但最終在2016年祕魯擔任主辦國下,通過利馬(Lima)宣言。並以「利馬宣言」中附件,作為2016年APEC領袖宣言的一部分。該宣言呼籲FTAAP的各項路徑繼續向前邁進,並為實現FTAAP的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建議,包括處理區域內各項RTAs/FTAs之間的差異;盤點各項RTAs/FTAs如何處理各種下世代貿易與投資議題,並據以形成新的合作倡議;在關稅、非關稅措施、服務業、投資與原產地規則等方面提出工作計畫等。目前APEC 各會員對於重啟FTAAP均表達支持,尤其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國際間貿易保護主義高漲,FTAAP如能成立,將有助APEC區域內貿易、投資交流與成長。此外,中共也經常在APEC論壇上發表支持性的發言,特別是在新興技術應用、數位基礎設施建設、和應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表達立場並支持推動成員間的協作。除此,還特別支持新冠疫情(Covid-19)期間的經濟復甦政策,強調APEC成員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和復甦全球經濟方面的共同責任。特別是在疫苗分配、物流協調和供應鏈重組等領域,提倡加強APEC成員間的合作,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足見其用心之深。
尤有進者,中共各相關部門參與APEC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也相當重視利用APEC平臺服務國內經濟建設和對外經貿合作。先後設立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APEC科技轉移中心、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亞太財經與發展學院、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EC技能開發促進中心、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APEC高等教育研究中心、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路天津示範中心、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APEC健康研究院等APEC相關機制,為各相關部門和地方更好參與APEC合作、加強同APEC成員的交流合作、推動APEC整體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
持平而論,「中」美在APEC的較量主要集中於經濟政策、貿易規則以及數位技術的規範。中共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抗衡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顯示兩國在區域經濟布局上的直接競爭。進一步言之,中共在APEC的戰略是強調經濟多邊主義,推動「一帶一路」及亞太自貿區(FTAAP)倡議,並強調亞太地區經濟體的互聯互通和發展機會。希冀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公平和開放的亞太經濟圈。同時也持續透過貿易、基礎設施投資和資金援助,特別是向東協地區和拉丁美洲國家擴展影響力。反之,美國在歐巴馬任內所主張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或「重返亞太」戰略失敗後,川普政府時期又淡化APEC的多邊合作機制,採取「美國優先」的政策,並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一舉動削弱了美國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但拜登政府上臺後,通過倡導「印太經濟框架」(IPEF)等政策,試圖重振美國在亞太的領導地位,並呼籲對中共的經濟活動進行限制與平衡,尤其在技術供應鏈、數位經濟及氣候合作等領域。其實,也是美國作為抗衡中共的框架。但IPEF不包含關稅談判,如果美國主導的IPEF無法提高實際效果,將無法對抗中方在亞洲經濟中日漸提高的影響力。
綜合而論,鑑於川普強力主張貿易保護,摒棄多邊貿易合作,將讓主張多邊合作機制的中共在APEC更具話語權及影響力。而臺灣當前的外交處境艱困,加入國際經貿組織不易,目前加入的國際組織除了世界貿易組織 (WTO)、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和亞洲開發銀行 (ADB)外,實是屆指可數。雖然臺灣一向是APEC中支持貿易自由化、發展中小企業及婦女創業等最積極、活躍的會員,然而在APEC的影響力漸低,再加上「親美遠『中』」政策愈趨明顯,恐不利於未來加入亞太區域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