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實施目的評析

發佈日期:2024-12-03

(本社特約研究員楊太源)

20241128日至29日,共軍東部戰區海軍所屬052C型飛彈驅逐艦(舷號:153)054A型飛彈護衛艦益陽艦(舷號:548)、北部戰區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棗莊艦(舷號:542),由東海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研判係為配合戰略巡航進行海空聯合演訓。

20241129日上午,中共國防部對外表示:「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畫,當天雙方在日本海相關空域組織實施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共軍空軍派遣轟-6N遠程戰略轟炸機2(屬中部戰區空軍)、殲-16戰鬥機2(屬北部戰區空軍)、運-9電子偵察機1架、空警-500預警機1架。俄羅斯空天軍遠東航空兵第37集團軍所屬圖-95MS戰略轟炸機2架、蘇-35S戰鬥機1(東部軍區第11空防集團軍第303混成航空兵師,駐地在澤姆基機場)A-50U預警機1架。29日上午,共機與俄機依序飛入韓國東部和南部海域防空識別區後旋即飛離,並進入日本海上空飛行,編隊抵近對馬海峽後,俄軍蘇-35與共機2架殲-16護航機完成交接,蘇-35返回基地。俄軍1A-50U預警機在日本海上空做 「8字」 閉合航線飛行。共軍空軍1架空警-500預警機在東海上空做長方形閉合航線飛行。

20241130日,「中」俄進行「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第二階段巡航任務,共軍派出轟-6N型轟炸機2(屬中部戰區)、運-9GL型電子干擾機(高新12)1架、運-9Z型綜合電子偵察機1架、運油-20型空中架油機1架、空警-500型指揮管制機1架、殲-16型戰鬥機6(屬東部戰區空軍)及不明機1架等14架軍機,與2架俄羅斯圖-952架蘇愷-35、推斷1架為巡邏機,由東海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進行空中戰略巡航。

檢視歷史資料顯示,中共與俄羅斯於2019年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迄今共已進行9(首次:2019723日,第2次:20201222日、第3次:20211119日、第4次:2022524日、第5次:20221130日、第6次:202366日、第7次:20231214日、第8次:2024725日、第9次:20241129日及30)。其中,第5聯合巡航俄機圖-95型機於中國大陸杭州筧橋機場、共軍轟-6型機則降落在海參崴機場,第6次聯合巡航俄軍圖-95型機則在南京機場降落。    

-6N型轟炸機(雷神)係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製,是轟-6K型轟炸機改良型,與轟-6K型轟炸機最大不同處,就是轟-6N型轟炸機針對機腹進行調整,可掛載大尺寸的空射高超音速飛彈。轟-6N型轟炸機主要裝備渦扇-18型航空發動機(相關參數:最大推力:12.5噸、風扇直徑:1.5公尺、發動機長度:4 公尺、重量:2300公斤、發動機推重比:5.4),機身長度:34.8公尺,機身高度:10.36公尺,最大起飛重量:95噸,載彈量:1215噸,最大速度:1050公里以上/時,作戰半徑:3500公里(進行一次空中加油後,作戰半徑5000公里),最大航程:8000公里(進行一次空中加油後,可達12000公里)。轟-6N型轟炸機有6個翼下外掛架,可搭載6枚射程500公里以上的反艦飛彈或巡弋飛彈(鷹擊-12反艦飛彈、長劍-20巡弋飛彈),及掛載空射型彈道飛彈。另機翼兩側可掛電子戰夾艙。轟-6N型轟炸機於2019101日,參加中共建政70周年閱兵,並藉機向外首次官宣。因此,轟-6N型轟炸機是中共核打擊三位一體的空中平臺。

    依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的資訊分析顯示,「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第二階段至少出動14架軍機穿越島鏈,其中共軍有三款機型是首次參與穿越島鏈任務,分別是運油-20型空中加油機、運-9GL型電子干擾機、轟-6N型轟炸機,這三款機型顯示共軍空軍的體系作戰及縱深打擊能力,已趨完善。

檢視「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第一階段兵力運用,顯示「中」俄在東海與日本海操演的核心,就是演練小兵力、快速機動等科目,企圖襲擾與打破韓日軍事戰略合作。第二階段巡航,由東海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雙方聯演的核心,就是要展現「縱深目標打擊能力」與「防禦強敵軍事干預」,暗示強敵不要介入第一島鏈內事務。

長期以來,中共對戰略核武均採秘而不宣的態度,惟隨著美國的主要戰略重心由歐洲轉向「印太地區」,及「俄烏戰爭」的影響。近期,中共不斷向外展示,敢打與能打核戰爭的訊息。首次,共軍火箭軍62基地所轄621導彈旅,於2024925日在海南島文昌市附近,向南太平洋試射東風-31AG型戰略飛彈試驗。第二次,習近平於20241017日在安徽考察期間赴火箭軍61基地611(96711部隊)視察,該旅對外展示,25輛東風-26彈道導彈發射車,旨在突顯東風-26具備戰略打擊能力。換言之,中共今年已經對陸基戰略核力量對外進行展示,顯示具備和強敵進行全面核交換能力的洲際彈道飛彈,及進行戰區級核戰爭,打擊強敵前沿主要作戰基地的中程彈道飛彈,代表共軍在核武器方面已達到射程銜接,任務連貫。第三次,則是利用「中」俄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藉轟-6N型轟炸機參演,展示空基戰略核力量,能遂行遂行戰區級核打擊,及具備遂行全面與通用型核打擊手段。換言之,中共在短短三個月內,已對外展示陸基、空基核力量,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就剩海基核力量沒有對外展示。因此,筆者研判共軍海軍極可在短期內,由094型核潛艦試射巨浪2AG型潛射飛彈或巨浪3型潛射飛彈試驗。

綜上所述,「中」俄「第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雖是年度計畫性演習,惟共軍利用轟-6N型轟炸機首次參與戰略巡航,對外釋出「空基核打擊能力」、及「防禦強敵軍事干預」,方是中共向外傳達的核心意圖與目的,殊值吾人持續關注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