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特約研究員 郭瑞華)
中共2025年對臺工作會議於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與會發表講話。會議召開之際,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挑戰與變數。首先,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讓國際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可能導致美「中」競爭升級,並加大臺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其次,去年520賴總統就職後,中共對渠的批評持續升高,並於同年6月和10月分別發動「聯合利劍—2024A、B」軍事演習,對臺施加軍事壓力。再者,今年適逢臺灣光復80週年,預料中共將藉此強化歷史敘事,推動「民族大義」與統一進程的論述。面對此一形勢,顯然今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的關鍵,在於如何調整「遏獨促統」策略,以回應兩岸局勢發展。
首先,王滬寧於會議中重申「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強調要「堅決打擊『臺獨』挑釁行徑,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這顯示中共對臺政策的基礎仍延續「反獨促統」主軸,並將透過多層面的手段推動統一進程。此外,與去年對臺工作會議相似,今年會議也提及「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延續習近平「掌握戰略主動」的論述,展現中共在對臺問題上的強硬姿態。
然而,引人關注的是,今年的會議並未特別強調「和平」二字,而是將焦點放在「堅決打擊臺獨挑釁行徑」。顯示中共可能認為當前臺海局勢已經進入更嚴峻的階段,未來將更強調對「臺獨」的懲戒與遏制。在去年對臺工作會議中,中共已經從過去的「反對臺獨」轉向「打擊臺獨」,並在同年6月公布《關於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將「臺獨」納入刑事犯罪範疇;今年或將透過增列懲戒對象與加強執行,進一步施壓臺灣政界人士與所謂「臺獨金主」。同時,共軍將持續在臺灣週邊海域,進行軍事演習和海空巡邏,以示對「臺獨」勢力的直接威懾。此外,今年適逢《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中共或藉舉辦紀念活動,強調其反「漸進臺獨」與「法理臺獨」的決心,並對臺灣內部的獨派勢力釋放威懾信號。
其次,王滬寧在會議上強調「要堅決反對和遏制外部勢力干涉,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顯示中共將持續反駁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對美國干涉臺灣問題表達強烈不滿,並持續實施反制措施,如制裁美國軍工企業。惟川普政府的對臺態度,將是中共對臺政策的關鍵變數。預期川普可能回歸戰略模糊路線,減少明確表態,以保留對中共的談判籌碼。然而,美方在軍售及亞太軍事部署上,可能加強對臺支持力道,使中共面臨更大干預壓力。面對更具挑戰性的美方態勢,中共不無可能暫緩對臺施壓,但我國仍需警惕中共在軍事、外交及經濟層面的威脅與誘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7日,美日韓三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表達「對臺灣有意義參與適當國際組織的支持」,這是三國聯合聲明首次包含此項內容。未來,中共勢必在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繼續封鎖臺灣參與,並警告其他國家不得為臺灣發聲。同時,中共可能進一步強化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的合作,以確保這些國家在國際場域上支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論述。
三者,除了強硬反獨外,王滬寧表示「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擴大兩岸人員往來,支援大陸臺商臺企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臺灣同胞共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這顯示中共將持續支持臺商臺企融入大陸經濟,並鼓勵兩岸民間交流,特別是在學術、文化、宗教、經貿等領域。尤其針對福建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勢將繼續推動臺胞居住、就業、創業的便利化措施,預計還會擴大金融、醫療、社會保險等領域的「同等待遇」政策。此外,中共將透過影視作品推廣、民俗活動及文化交流等方式,試圖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認同。例如,利用一些受到民眾歡迎的影視作品在臺灣的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文化交流,並以此實現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
最後,由於今年適逢臺灣光復80週年,而國臺辦主任宋濤亦在今年元旦發表的「新年寄語」中,強調其特殊意義。預期中共將透過學術研討會、媒體報導、影視作品等方式強化歷史敘事,增進兩岸民族情感與政治共鳴,強化「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歷史脈絡,以加強「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的敘事架構,並拉攏臺灣部分統派人士。
易言之,今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的政策方向,將延續「遏獨促統」戰略,並在法律、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對臺壓力。然而,兩岸關係仍將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特別是美國政策的變化,可能促使臺海局勢更加不確定。我國需密切關注中共對臺策略的演變,並加強國際合作,以維護臺灣的安全與國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