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 許勝泰)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28日公布全大陸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統計表,揭露今年1至4月期間,屬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案件計31,442件,屬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案件計32,286件。其中,違規吃喝6,483件,占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20.08%,同比增加43.27%,若再加上具高度關聯性的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17,715件,占比即高達74.95%,同比增加67.76%。中共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已逾10年,今年並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上項數據大幅攀升,意謂頂風違紀者毫無畏懼,中央威信蕩然無存。
實際上,大陸官員違規飲宴並非新鮮事,近3年要案就有不少。如2022年12月,青海省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師存武等6名廳級幹部在黨校培訓期間聚餐飲酒,1人酒後死亡;2023年2月,雲南省劍川縣委副書記、縣長張韜黨等24名領導幹部在州委黨校培訓期間違規違紀聚餐飲酒、接受宴請;2024年,「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李微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齊同生、重慶市委政法委書記陸克華、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馬豐勝、海口市委書記羅增斌等中管幹部相繼落馬,經查渠等均曾長期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今年3月22日,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政法委書記李獻林邀集信陽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葉金廣等紀檢監察、政法等共10名幹部餐敘,1人酒後死亡。
檢視上述案例,有一部分是在黨校培訓期間不假外出飲宴,並因飲酒過量導致人員傷亡,有部分是直接接受私營企業主宴請。進一步分析,參與飲宴者多屬「一把手」領導幹部或紀檢監察、政法系統官員。渠等在檯面上傳達中央指示,三令五申要求下屬不得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回頭就往餐館聚集,無視中央禁令,宛如化外之民,無怪乎近年反腐正風聚焦在關鍵領導。儘管多數官員最終遭黨紀政務處分,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同遭追責問責,但從近期通報查處的案件中,發現違規吃喝的地點更加隱蔽,不吃公款吃老闆,轉嫁吃喝費用的情況增多,顯然官場飲宴文化不僅難以根除,且刻正積極轉型以躲避稽查。
追根究柢,大陸官場飲宴文化被視為人際交往與權力運作的一部分,有時亦是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展示忠誠和能力的手段,自然而然淪為孳生貪腐的溫床。習近平主政後,先在中央政治局推動厲行勤儉節約等八項規定,在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律定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宴請、不喝酒,不上高級菜餚。2017年通過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同時進一步在全軍和武警部隊下達號稱史上最嚴的禁酒令,嚴禁在會議、集訓、培訓、檢查、調研等期間宴請喝酒。今年5月,續發布新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公務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級菜餚,不得提供香煙,不上酒。縱然如此,由於黨管幹部、組織選人,多數官員堅信「素質硬不如關係硬」、「有德才不如有後臺」,爭相在酒桌上找尋升官發財路徑,最後上下交相賊,塌方式腐敗自難避免。習近平企以「黨的自我革命」遏阻「吃喝風」,顯然是球員兼裁判,見諸頂風違紀者以及「18大」以後不收斂、不收手者如過江之鯽,反腐正風淪為政治運動。
值予注意者,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中央組織部部長石泰峰甫於5月中下旬分至河北、甘肅調研,要求落實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整治「吃喝風」、侵害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強調要對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突出問題嚴肅處理追責。與此同時,雲南大理州委組織部於5月23日發布幹部任前公告,擬將劍川縣甸南鎮黨委書記謝勤升任縣(市)委常委,意謂在沒有民間力量的監督下,共黨組織或政府部門依然是我行我素、無視外界觀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因此,縱然謝勤參與劍川縣「5天培訓4天喝酒」案遭嚴重警告,在晉升管制期滿後,很快又能是一尾活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