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危機對中共股匯市衝擊及因應措施

發佈日期:2025-06-24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李沃牆)

    地緣政治風險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以色列與伊朗間的衝突急劇升高,愈演愈烈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621日宣布美軍「午夜重錘行動」成功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這是自1979年伊朗革命以來,美國首次出動空軍轟炸該國境內主要設施。伊朗國會則批准封鎖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動議做為報復,此舉也讓市場憂心,萬一封鎖成真,無疑將對全球能源供應構成重大威脅。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曾在613日事件爆發當日由66.64美元急升至71.29美元(暴漲近7%),創下自俄烏戰爭以來最大漲幅,之後地震盪走高,截至622日已漲至75.78美元。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723日又因中東情勢較預期克制,投資人轉向樂觀看待,美股反彈大漲,而油價則大幅滑落至65美元天左右(暴跌近14%)。接著,川普於臺灣時間246時在「真實社群」平臺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同意六小時後停火,凸顯事件的轉折變化對油價波動息息相關。

  中東危機看似有望暫時解除,但地緣政治風險仍在上升,這「全球火藥庫」還是可能一觸即發,不可不慎。據統計,目前每天約有2千萬桶原油運輸需要經過荷姆茲海峽,相當於全球消費量的20%,一旦荷姆茲海峽這石油運輸要道被封鎖,原油價格每桶將衝上100美元。若然,不僅對全球能源市場與避險情緒造成重大影響,也對中國大陸的能源進口及金融市場帶來外溢衝擊。多年來,中共一直利用與伊朗的關係擴大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同時使廉價的伊朗原油和更廣泛的海灣供應成為世界最大石油買家的能源組合基石。但這次中東戰火有可能切斷中共與重要石油貿易夥伴的聯繫,凸顯出中共對更大能源獨立性的需求,並擾亂了中共在該地區發揮更大作用的希望。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去(2024)年中國大陸每天進口約 1,110 萬桶石油,伊朗石油占運往中國大陸的原油的15%,顯示其影響不言可諭。川普下令對伊朗三處核設施進行打擊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於622日呼籲中國說服伊朗不要封鎖荷莫茲海峽。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譴責美方襲擊伊朗,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法,加劇中東緊張局勢,呼籲衝突當事方尤其是以色列儘快停火,保障平民安全,開啓對話談判。

  鑑古觀今,歷次中東危機事件對金融市場影響大多是短期性。通常初期因事件不確性大,導致一有利空消息,就會加劇市場恐慌性賣壓,然後逐漸淡化。首先,就中東危機對中國大陸A股的衝擊來看,在美國確定加入中東戰局後,市場認為全球金融市場於623日開盤時,勢必面臨劇烈波動。加密幣率先反映,比特幣於622日盤中跌3%99,588.23美元,乙太幣及瑞波幣也跟著重挫。果然,臺股23日受國際情勢影響,早盤以21,750.7點開出,終場收21,732.02點,下跌313.72點,跌幅1.42%。然而,大陸上證指數在中東危機後,表現相對亞洲的臺股,日股及韓國穩定。613日上證指數下跌25.66點或0.75%,報3,377.00點;滬深300指數下跌28.02點或0.72%,報3,864.18點。上證指數20日下跌2.21點或0.07%,收3,359.9點,全周下跌0.5%,呈現區間震盪格。23日亞股一片慘綠,A股三大指數今日全線開低,上證指數開報3349點,跌0.31%、深證成指報9,950點,低開0.55%、創業板指開報1,996.96點,跌0.64%。但在人行開展2,205億元人民幣7天逆回購操作後,上證指數反而一枝獨秀,開低走高,收盤上漲21.69(0.65%)24日開盤,日、韓、臺及陸股等主要亞股又隨美股反彈。持平而論,影響股市成因不一而足,上證指數今年在全球股市表現雖名列前茅,但美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加上中東局勢不確定性仍存在,使市場投資人仍存謹慎,上證指數短期內應該維持整理格局居多。

  其次,人民幣匯率自42日川普對等關稅宣布以來,自7.3一路走升,目前在7.187.20區間強整理。吾人以為,人民幣走升主要有幾個關鍵因素,包括美元貶值壓力加劇、美國國會通過川普大而美減稅法案,引發市場對未來債務的悲觀預期,進一步帶動美元指數走低。再者,人行維持人民幣中間價基本穩定、推出一連串金融政策(如降息、降準),增強市場信心,支撐人民幣走勢。展望未來,人民幣走勢將主要取決於中美經貿對話磋商進展以及美元走勢、中東局勢變化,還有人行的貨幣政策等幾個重要因素。至於中東局勢則是間接影響人民幣匯率,影響程度取決事件的嚴重性及時間的長短。中東地緣政治衝突引發資金避險潮,推升美元指數。能源價格上漲將推升企業進口成本,導致經常帳順差縮小,進一步削弱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資金流入美元及美債資產,導致美債殖利率上升,也可能擴大人民幣貶值。723日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走弱,收在7.186,貶值0.38%,即反映此現象。反之,中東危機緩解,美元走貶,則人民幣升值機率則升高。

  面對多重外部衝擊與內部復甦動能不足的情勢,大陸國務院新聞辦早在57日記者會,宣布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出「一攬子金融政策」。人行方面有三大舉措,一是數量型政策,通過降準等措施,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二是價格型政策,下調政策利率,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的利率,同時調降公積金貸款利率。三是結構型政策,完善現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並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普惠金融等領域。證監會則推出穩市「組合拳」,包括,強化風險監測與政策預案,支持中央匯金與人行聯動穩市;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推進重組辦法與創新債券發行,支持新質生產力;並透過完善公司治理與落實基金發展方案,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促成「回報增、資金進、市場穩」的良性循環。

  綜合言之,國際政經及金融局勢瞬息萬變,中共當局面對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及近期中東危機,所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動盪,除了上述原有的穩預期,穩市場等舉措外,也可能視局勢變化及影響程度再加碼,以維持股匯市穩定,應是預期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