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衝突」發展態勢及對區域影響

發佈日期:2025-07-01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李登科)

    114613日,在無預警的情況下,以色列突然對伊朗發動一項代號為「雄獅崛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以色列出動超過200架戰鬥機,攻擊伊朗的核子研究機構、鈾濃縮設備、地下核設施、防空飛彈系統、雷達基地、空軍基地、以及無人機與彈道飛彈的製造工廠。此外,以色列還透過情報系統,襲殺伊朗多名高階軍事指揮官與核子科學家。

    在遭到以色列的奇襲後,伊朗立即展開強大的報復行動,對以色列發射150枚飛彈及100架無人機。對於以色列和伊朗的相互轟炸行動,美國總統川普最初表示,美國不會介入,仍希望經由談判,解決伊朗核子爭議。但川普卻在622日,下令美軍出動125架戰機,由其中7B-2轟炸機,對伊朗位於福爾多(Fordow)的地下鈾濃縮工廠,投下14枚巨型鑽地炸彈,另外還由潛艦發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攻擊位於伊斯法罕(Isfahan)及納坦茲(Natanz)的核子設施。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相互轟炸,其實已讓國際油價急遽上漲,而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更讓國際社會擔心戰事可能擴大為區域戰爭。眾多石油進口國尤其感到難安心的是,國際油價很可能再創新高。但就在國際社會緊張又擔心的時刻,以色列與伊朗竟接受川普的提議,雙方於624日宣布停火,結束長達12日的戰爭。

    以色列所以對伊朗展開「雄獅崛起行動」,最重要的原因是擔心伊朗很快就能製造核武器,對以色列構成生存威脅。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不容許任何周邊敵對以色列的國家,特別是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國家擁有核武。因此,以色列過去曾空襲敘利亞及伊拉克的核子反應爐,藉此阻止這兩個阿拉伯國家研發核武。對於伊朗積極研發核科技,又支持對抗以色列的真主黨、哈馬斯以及胡提組織(葉門的好戰團體),以色列當然難以忍受。

    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的第二個原因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及代理人,不是已被推翻,就是遭以色列擊敗,伊朗可說是處於最脆弱的時刻。第三個原因是,川普是歷年來最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總統,以色列總理內唐雅胡認為這正是以色列摧毁伊朗核子設施的最佳時機。

    以色列總理內唐雅胡決定轟炸伊朗的核子設施,或許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藉此提升在國內的聲望,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內唐雅胡自加薩戰爭爆發迄今,仍未能救回所有遭哈馬斯扣留的以色列人質,也無法消滅哈馬斯,早已引起人質家屬乃至一般以色列人民的不滿,其聲望也持續低迷不振。在此情況下,內唐雅胡決定對伊朗大舉用兵,而且後來還獲得川普的大力協助,的確大大提升內唐雅胡的國內聲望,並一夕之間變成以色列的國家英雄。

    內唐雅胡在宣布接受停火協議時公開表示,以色列的「雄獅崛起行動」,已達成所有甚至更多的目標,以色列已「消除了雙重、即時存在的威脅——包括核武和彈道飛彈威脅」。經過以軍的持續大規模轟炸,再加上美軍的高強度助攻,伊朗既有核設施及重要研究機構,的確已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另外,有14名伊朗的頂尖核子專家與工程師在12日戰爭中遭以色列刺殺,當然也是對伊朗研發和科技的重大打擊。但誠如國際戰略研究所資深軍控專家費茲派翠克(Mark Fitzpatrick)所說的,以色列轟炸伊朗核設施及殺害核子專家,將使伊朗核計劃倒退一段時間,但伊朗終將重建,因為藍圖仍在,伊朗下一代的研究人員將找到答案,並最後完成任務。

    以色列與伊朗的「十二日戰爭」已經結束,不過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卻相當深遠。最重大的影響是,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的霸主,擁有空前的影響力。第二個影響是,對以色列持有戒心或不滿的中東國家,例如土耳其、埃及、乃至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將更積極強化軍力,尤其是攻擊性飛彈與防空飛彈系統,此外,這些國家也將增加情蒐與反情報能力。第三個影響是,伊朗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已遭削滅,更也將更無力支持真主黨、哈馬斯及胡提組織等代理人。最後,在此次以色列與伊朗的戰爭中,作為伊朗最重要盟友的俄羅斯及中共,竟都無意願也無力協助伊朗,可說是另外的輸家,喪失不少影響力與威望。

    無論是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與伊朗的衝突,或是與真主黨、哈馬斯以及胡提組織的對抗,關鍵因素都是巴勒斯坦問題,也就是巴勒斯坦人建國問題。因此,如果川普想成為一個追求和平的偉大總統,他確實應思考如何徹底有效地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長達77年的流血對抗,消除引起中東地區動亂的一個重大根源。